一、企業概況
延安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位于中國革命圣地——延安,是國內大型能源企業、陜西百強企業,是延安能源產業發展、國有資本運營、重大戰略合作、公共產品提供的市場主體。產業涉及煤炭、煤化工、電力、天然氣、新能源、多能互補、民生供熱、物流、金融等領域,為延安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集團擁有煤炭資源20億噸,天然氣合作區塊930平方公里,煤層氣合作區塊1497.5平方公里。擁有下屬企業54個,其中全資子公司27個,控參股公司14個,混合所有制公司13個,現有職工5728名。
近年來,公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要求,堅持推行“14366”發展思路(“堅持“一主兩翼三拓展”產業發展戰略;“做強做優煤炭、電力、天然氣、新能源四大全產業鏈發展基地”;“打贏深化改革、提質增效、防范風險三項攻堅戰”;“打造學習成長型、創新效益型、本質安全型、綠色智慧型、開放共建型、發展共享型六型企業”;“完成‘三礦兩區一化產’六個重點產業項目:三礦:車村煤礦一號井、蘆村一號煤礦、蘆村二號煤礦;兩區,青化砭物流園區和安塞沿河灣新動能園區;一化產,子長煤化工示范產業”),以黨的建設為統領,以經營管控、安全管理、環境保護、人才支撐、制度建設為保障,著力構建“實體經濟、現代金融、物流貿易、現代服務”四位一體產業布局,逐步成為全產業鏈綜合綠色能源系統服務方案供應商。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38.5億元,實現利稅11.8億元,總資產達166億元。
二、產業發展
煤炭產業:
擁有煤炭資源20億噸,依托資源優勢,持續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形成延安子長、富縣兩大煤炭生產基地,“十四五”期間煤炭年產量將突破2000萬噸。
公司煤炭產品主要為子長精煤、子長中煤、富縣弱粘氣煤—精煤等。其中,子長精煤屬高油、高粘結、高發熱、高揮發分、低硫、低灰、低磷的45號稀有氣煤,可作為煉焦配煤、液化用煤、氣化用煤;子長中煤屬發熱量在4000大卡左右的低硫煤,可通過與無煙煤參配后用于發電或作為化工原料、供熱用煤;富縣弱粘氣煤—精煤屬高熱值、低硫、低磷、中低灰、高化學活性的高揮發份動力煤、弱粘氣煤,可作為電力、建材、化工、冶金用煤。
子長礦區精煤產品質量指標
品種
灰分
Ad(%)
水分
Mt(%)
揮發分
Vdaf(%)
全硫分
St,d(%)
粘結指數
GR.I
角質層厚度
Y(mm)
精煤
<9.5
<8
<41
<0.6
≥85
≥14
礦井簡介:
公司下轄3對生產礦井、3對在建礦井,已形成煤炭產能1040萬噸。
禾草溝煤業公司
位于子長市余家坪鎮后滴哨村,井田面積83.7平方公里,資源儲量3億噸,生產能力500萬噸/年,服務年限30年。正常生產礦井。
禾草溝一號煤礦
位于子長市余家坪鎮廟砭村,井田面積16.6027平方公里,現保有資源儲量4975萬噸,生產能力60萬噸/年,服務年限30年。正常生產礦井。
禾草溝二號煤礦
位于子長市余家坪鄉禾草溝村,井田面積28.5平方公里,資源儲量476萬噸,生產能力30萬噸/年,服務年限9.5年。正常生產礦井。
車村煤礦一號井
位于子長市余家坪鎮劉家鹼村,井田面積121平方公里,資源儲量2.4億噸,設計生產能力120萬噸/年,礦井設計服務年限70.2年。礦井已基本建成。
富縣礦業蘆村一號煤礦
位于陜西省富縣直羅鎮,井田面積133.9606平方公里,地質儲量1.329億噸,可采儲量9646萬噸,設計生產能力240萬噸/年,服務年限28.7年。礦井已基本建成。
富縣礦業蘆村二號煤礦
位于富縣張村驛鎮蘆村溝,井田面積176.25平方公里,資源儲量5458萬噸,設計生產能力90萬噸/年,服務年限31年。計劃2021年底建成。
煤化工產業:
突出煤種優勢,采用國家鼓勵類的粘結煤五段式氣體熱載體熱解技術和鈷基費托合成技術,推動煤化工項目向高端精細化工轉型,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十四五”期間,將建成100萬噸/年中煤熱解聯產15萬噸/年鈷基高端精細化學品、30萬噸/年生物質清潔煤、園區30兆瓦熱動力站,產品主要有費托蠟、環保溶劑及無硫、無氮、無芳、無重金屬的高端精細化學品等,市場前景廣闊。
電力產業:
緊抓國家電力改革機遇,依托全國第一批106個增量配售電業務延安新區試點的建設主體資格,建成延安新區橋溝110千伏變電站,并與國家電網成立合資公司推動延安新區配售電業務。
天然氣產業:
通過與中石油、中石化合作,形成了天然氣上下游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十四五”期間,天然氣產量將達20億立方米。
新能源產業:
大力實施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項目,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300兆瓦以上,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打造百萬級裝機量新能源基地。
多能互補產業:
依托全國第一批23個多能互補示范項目延安新區、安塞區試點的建設主體資格,建立綜合能源控制中心和服務平臺,建設冷、熱、電、氣等不同能源供給的“互聯網+”智慧能源體系。
民生供熱:
承擔延安新老城區、安塞區民生清潔供熱。2021年建成投運一期2x25兆瓦熱電聯產項目,推動延安新老城區、安塞區供熱一體化發展。“十四五”中期,開工建設二期2x350兆瓦熱電聯產項目,清潔供熱面積將達3000萬平方米,推動延安清潔供熱產業發展。
物流產業:
緊抓延安國家陸港型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機遇,組建煤炭物流上下游公司,搭建煤炭物流運輸綜合信息化平臺,同步建設設計發運能力為1000萬噸/年的浩吉鐵路青化砭物流園區,全面打通云南、貴州、四川、安徽及“兩湖一江”市場,積極服務電廠、焦化廠、鋼廠等需求客戶。預計2025年,煤炭發運能力將達2500萬噸/年,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金融產業:
設立300億元國家級產業基金,管理基金6支,基金總規模17億元,落地資金10.4億元,實現產業經營和資本運營“雙輪驅動”。
三、“十四五”發展藍圖
產業規劃:
“十四五”期間,集團將充分依托自身政治優勢、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擬投資210億元,規劃建設煤礦、物流園區、天然氣、熱電聯產、電源點、城市熱力智能化、綜合智慧能源、煤化工、熱電廠片區改造、資產證券化等十大工程,包括青化砭物流園區一、二期年發運1500萬噸項目、安塞熱電聯產一期2x25MW、二期2x350MW項目、煤化工一期100萬噸/年洗中煤熱解聯產15萬噸/年鈷基高端精細化學品、30萬噸生物質清潔煤項目等。通過一系列產業布局和項目實施,力爭使集團在“十四五”末煤炭年產量突破2000萬噸、煤炭物流年發運量突破2500萬噸、天然氣年銷售量突破30億立方米、總供熱面積突破3000萬平方米、年發電量突破10億千瓦時,全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發展目標:
面對“十四五”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放大產業協同發展效應,著力構建“實體產業、物流貿易、現代金融、現代服務”四位一體產業布局,著力打造六型企業,逐步成為全產業鏈綜合綠色能源系統服務方案供應商,力爭“十四五”末實現企業資產總額300億元,營業收入200億元,盈利能力翻兩番,企業規模實力、社會美譽度顯著增強,成功躋身陜西百強企業第一方陣,真正實現“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目標。
地址: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新區中山街18號錦繡東方C座
電話:0911—6361666
傳真:0911—6361999